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小数点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通过“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猜想、验证。

  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0.004米= 4毫米 0.04米= 40毫米

  0.4米= 400毫米 4米= 4000毫米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的两个式,通过比较后,让学生自主比较第二行式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看法,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接着利用练习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完成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三、灵活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让学生观察两排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数是怎样变化的。

  (二)加深练习,通过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三)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对问题的看法、探索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只要是有科学根据理的,教师都应尊重、认可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向左移或向右移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用儿歌形式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2、《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学生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写下来,再用验证。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较少,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能注意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

3、《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一内容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对《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各具特色的进行了说课展示,深受启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结合班级实际授课体会小结如下:

  一、体会情境图的意图

  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中,金箍棒三次变化,图中显示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小数点移动),金箍棒变得越来越长(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数也在变)。把抽象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另外,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这也为小数点向左移,打下了伏笔。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把握好四点

  1、借助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小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四个等式,为什么左右两边相等,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应当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结合长度单位,将小数点对齐,个位上对应的是“米”,十分位上对应的是“分米”,百分位上对应的是“厘米”, 千分位上对应的是“毫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四个等式。

  2、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向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3、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4、借助线段图,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没有学习分数乘法,很难理解“缩小到原数的1/10”借助课本类似的线段图,初步感知1÷10就是它的1/10

  5、强调小数点移动后书写格式,去掉没用的“0”如:0.003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后000.3,去掉没用的“0”就是0.3。

  三、是先教小数点向左移,还是先教小数点向右移

  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难度较大,如果先教学小数点右移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中探讨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就少了。另外,学生作业中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还是有一些说成缩小10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学用语

4、《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一内容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对《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各具特色的进行了说课展示,深受启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结合班级实际授课体会小结如下:

  一、体会情境图的意图

  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中,金箍棒三次变化,图中显示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小数点移动),金箍棒变得越来越长(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数也在变)。把抽象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另外,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这也为小数点向左移,打下了伏笔。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把握好四点

  1、借助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小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四个等式,为什么左右两边相等,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应当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结合长度单位,将小数点对齐,个位上对应的是“米”,十分位上对应的是“分米”,百分位上对应的是“厘米”,千分位上对应的是“毫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四个等式。

  2、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向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3、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

  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4、借助线段图,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没有学习分数乘法,很难理解“缩小到原数的1/10”借助课本类似的线段图,初步感知1÷10就是它的1/10

  5、强调小数点移动后书写格式,去掉没用的“0”如:0.003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后000.3,去掉没用的“0”就是0.3.

  三、是先教小数点向左移,还是先教小数点向右移

  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难度较大,如果先教学小数点右移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中探讨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就少了。另外,学生作业中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还是有一些说成缩小10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学用语。

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内容作了“生活化、活动化”处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正确应用规律。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最满意之处是加深理解规律这一环节。首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这些文字的意思,我让每位学生起立扮演“我是一位会动的小数点”角色,让学生听从老师指令做出正确动作指示。接着依照一个数为基准随意变换这个数的小数点,例如:0.372与下面各数比较,3.72、372、37.2、0.0372它们各扩大或缩小多少,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多少位数,让学生认真观察做出准确地判断并与“我是一位会动的小数点”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示出来。最后还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角色,自主出题变换小数点,让同伴们做出正确的动作指示。

  在这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乐中学和学中乐。今天的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我发现差生逐渐从慢步伐到完全跟上步伐,发现从未在课堂上举手的郝婷婷今天屡屡举手,发现从未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的张耀升今天竟然第一次完全正确并与第一名速度交给我。看到这景象,我诧异了,同时我也在反思:认为只有发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真正体验,学生才能感受领悟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才是兴奋的、快乐的并收获着。

6、《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来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关键让小数点“动”了起来。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数学资源,使教学在动态中的到延续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还有在过河这道题上,好多孩子都无从下手,不理解题意,最后我就从算式的实际意义引导,最后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7、《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学生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写下来,再用验证。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较少,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能注意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

8、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巩固练习这个环节的安排上,我本着主要是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这一主线,通过算动物火车上的算式,小鬼当家,比眼力,改价格标牌,帮助小猫过河,和拖一拖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解决问题。当然这快乐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本身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是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自由的快乐。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广开言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我善意的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9、《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一内容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对《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各具特色的进行了说课展示,深受启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结合班级实际授课体会小结如下:

  一、体会情境图的意图

  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中,金箍棒三次变化,图中显示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小数点移动),金箍棒变得越来越长(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数也在变)。把抽象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另外,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这也为小数点向左移,打下了伏笔。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把握好四点

  1、借助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小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四个等式,为什么左右两边相等,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应当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结合长度单位,将小数点对齐,个位上对应的是“米”,十分位上对应的是“分米”,百分位上对应的是“厘米”, 千分位上对应的是“毫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四个等式。

  2、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向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3、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

  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

  4、借助线段图,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没有学习分数乘法,很难理解“缩小到原数的1/10”借助课本类似的线段图,初步感知1÷10就是它的1/10

  5、强调小数点移动后书写格式,去掉没用的“0”如:0.003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后000.3,去掉没用的“0”就是0.3.

  三、是先教小数点向左移,还是先教小数点向右移

  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难度较大,如果先教学小数点右移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中探讨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就少了。另外,学生作业中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还是有一些说成缩小10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学用语。

10、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小数点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通过“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猜想、验证。

  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0.004米= 4毫米 0.04米= 40毫米

  0.4米= 400毫米 4米= 4000毫米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的两个式,通过比较后,让学生自主比较第二行式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看法,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接着利用练习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完成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三、灵活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让学生观察两排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数是怎样变化的。

  (二)加深练习,通过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三)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对问题的看法、探索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只要是有科学根据理的,教师都应尊重、认可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向左移或向右移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用儿歌形式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北京版四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26759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