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文学是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B )。 [A] 文学作品,作家创作

[B] 文学作品,作家,读者以及文学作品反映的外在世界 [c] 小说,戏剧,诗歌

[D] 文学体裁,题材,创作方法 2、文学的精神性含义是指( B )。 [A] 作家的审美特性

[B] 文学的社会属性和文学的价值属性 [c] 作品中人物的特性 [D] 作品中环境的特性

3、关于文学审美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其独创性成正比

[B] 康德在《美学》中给美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c] 文学的情感主要指作家的主体情感

[D]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的情感比形象的塑造更为重要 4、文学审美认识功能递进层次的顺序为( B )。 [A] 了解生活现象——关照人类自身——领悟人生真谛 [B] 了解生活现象——领悟人生真谛——观照人类自身 [c] 领悟人生真谛——了解生活现象——观照人类自身 [D] 关照人类自身——领悟人生真谛——了解生活现象 5、在中国,“风格”一词最早出现于( A )。 [A] 葛洪《抱朴子·行品篇》 [B] 曹丕《典论·论文》 [c] 曹植《典论·论文》 [D]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6、以下哪个不属于现实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D )? [A] 古代朴素的现实主义 [B] 趋于成熟的现实主义 [c] 批判现实主义

[D] 新写实主义

7、 在作为艺术生产要素的文艺资源中,属第一位的是( c )。 [A] 艺术设施 [B] 艺术原料 [c] 艺术家 [D] 艺术环境

8、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的观点“滋味说”是由谁提出的?( D ) [A] 刘勰

[B] 钟嵘

[c] 严羽

[D] 司空图

9、关于文学欣赏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 [A] 阐释作品内涵

[B] 促进文学的商业价值 [c] 实现文学价值 [D] 塑造读者灵魂

10、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下面关于气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古典气质学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B] 多血质属于不可抑制型气质。 [c] 黏液质属于安静型气质。 [D] 抑郁质属于弱型气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 文学的本质特征

[B] 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构成规律 [c] 文学的传播、欣赏和批评规律 [D] 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规律

12、以下作品属于俄罗斯文学的有( BD )。 [A] 《包法利夫人》 [B] 《日瓦戈医生》 [c] 《雅典的泰门》

[D] 《大师与玛格丽特》

13、关于创作心理,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AB )。

[A] 形象思维、直觉、灵感是文学创作思维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B] 超语言思维就是灵感 [c] 超语言思维就是直觉

[D] 与超语言思维相对应的是潜意识

14、下面哪部作品表现的是人性与阶级的矛盾主题? ( Bc ) [A] 《安娜·卡列尼娜》 [B] 《第四十一》 [c] 《牛虻》

[D] 《威尼斯商人》

15、以下哪些属于中国古代散文的范畴?( Bc ) [A] 散曲 [B] 序跋 [c] 奏章 [D] 歌谣

16、 关于戏剧,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BcD )。 [A] 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称之喜剧,这是从文学角度的归纳 [B] 美学上,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称之悲剧 [c] 西方的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酒神颂

[D] 西方的喜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祭祀活动。

17、 关于文学作品主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D )。 [A] 主题来自作家的生活体验

[B] 主题可以不通过文学形象来显现

[c] 主题是作品审美意蕴的主旨 [D] 主题是作品内容构成的核心

18、文学作品结构的功能体现在解决 ( Ac )的问题。 [A] 推进情节的合理展开

[B] 引领创作思维广泛延伸 [c] 写作材料的相互关联 [D] 写作资源的合理配置

19、批评家应该遵循的批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 BcD )。 [A] 政治第一 [B] 从艺术形象入手 [c] 坚持实事求是 [D] 从整体观出发

20、关于文学的起源,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 Bc )。 [A] 巫术说的理论源于中国

[B] 模仿说是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影响最大的学说 [c] 游戏说由康德首先提出

[D] 马克思“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提出了劳动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情境体验:通常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

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2、审美领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直接、整体的领会。被观照的审美客体首先应具有让

人感悟的空间,并有能超越客体感性的人生哲理,审美主体随之进行有迁想的审美想象,再经过顿悟的过程达到妙得,从而在深层次领悟审美客体的意蕴。

23、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

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共享,但其传播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与范围,影响到文学接受系统的结构与性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4、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wenwen.soso.com/z/q166205957.htm

文学审美特征的根源

认识文学审美特征的根源可以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和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三个方面入手。

1、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审美的艺术活动。审美活动

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的特殊本质在于文学的审美特征,而文学审美特征正是源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 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 “掌握”就是广义的实践活动。不同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不

同的实践方式,从精神价值层面上讲,可以归纳为求真的科学实践活动、求善的伦理道德

活动和求美的艺术活动。在求真的过程中知情意统一于“知”,在求善的过程中,知情意统一于“意”,在求美的过程中,知情意统一于“情”。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 情感是主体在实践中基于对自身与对象价值

关系的感知而产生的态度体系。体验是指主体对于情感发生的整个心理过程以及相应的生理反应的自我感知。情感相对是静态的,而体验则是动态的。审美实践中实践主体对客体所持有的是一种审美态度,它既不是科学实践中的纯理性态度,也不是物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纯功利态度。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超越性。艺术体验与非艺术的审美体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情感体验的传达,是一种再体验。艺术体验的本质特征在于审美创造性,这种审美创造性既表现在艺术形象的创作活动中,也表现在艺术形象的欣赏活动中。

25、文学作品的结构有什么样的含义和功能?

1、文学作品形式的含义

⑴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态,是内容的存在形态。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体现,是它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和体裁等要素。 ⑵文学作品形式的地位与作用 2、语言

⑴语言是文学形式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是指以整个作品内容叙说描述者的身份,在作品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和环境、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语言。人物语言是指作品中人物以自己的身份使用的语言,包括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 ⑵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 3、结构

⑴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重要因素。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组织方式和总体安排。 ⑵文学作品结构的功能 解决写作材料的相互关联问题;解决写作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⑶文学作品结构安排的原则

4、表现手法

⑴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形式的工具性要素。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家审美体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手段和方法。 ⑵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5、体裁

⑴体裁的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

⑵体裁的分类 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 ⑶体裁的特性 稳定性;变异性;相对性 ⑷体裁的意义

26、什么是印象批评?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请举例分析文学欣赏中情与理的相互关系。

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1、文学欣赏的差异性

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有两层涵义:A选择性差异;B评价性差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看作品因读者不同”,每一个读者都是从他特有的期待视野出发,用他特有的生活储备和欣赏习惯去建构他的哈姆雷特,同时又总是从他的人生经历的体验结构出发去理解和把握哈姆雷特。 2、文学欣赏的一致性

28、 文学网络传播方式的机制与特点是什么?

文学的网络传播

1、网络文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2、文学网络传播方式的机制指的是网络化的大众传媒机制。其特点是:科学模拟;多媒融合;远程

传播;实时交互。

3、网络铺设“大众化”之路:从代表大众到大众参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