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伊河桥的故事

我和伊河桥的故事

  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河南省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县,穿伊阙而入洛河。奔腾不息的伊河,从南向北纵贯伊川县境内40多公里,滋润着两岸人民,堪称伊川的“母亲河”。1970年前,伊川县境内的伊河,没有一座永久性大桥。两岸人员往来得依靠夏秋船摆渡,冬春搭木桥。据伊川县县志记载“伊河桥位于郑卢路跨越伊河处,由洛阳地区公路”总段设计。桥下部为双柱式挂架,基础是钻孔灌注桩。高3米,直径1.2米,上接钢筋混凝土立柱及盖粱。柱高3米,直径0.5米,共36个墩台,72根桩柱。全桥35孔,每孔净跨8米,桥长304.5米,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充许载重汽车13吨,拖车60吨。1969年9月兴建,1970年10月1日竣工”。

  我和伊河桥第一次亲密接触是1975年8月,伊河水暴涨,县里动员各单位抗洪救灾,伊河桥段的大堤是重点防护段。我所在农机修造厂组织突击队,抽5名技术骨干到伊河桥上待命。已有4年工龄,刚满20岁的我也名列其中。我们车间主任带队,随时准备抢修大堤上的推土机。当晚,我们自带被子在伊河桥上睡,那时桥上几乎没有汽车通过。望着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加固大堤的景象,我有些兴奋,车间主任是转业军人,见过大世面,说:“小凌,睡吧,推土机有故障得起来干活,没精神可不行”。我们在桥上坚守了3昼夜。当年9月,县委表彰抗洪救灾先进单位,我们还榜上有名。和伊河桥接触更多是在1976年以后,我调到伊河东水寨乡一个厂里工作。我母亲有高血压病后遗症半身不遂,弟妹年龄小,我得常回家。那时候我还没有自行车,回家得步行,在伊河桥上穿行了2年多。我最喜欢夜里走到伊河桥,桥上没一个人,寂静的夜晚,清晰地听到桥下河水哗哗流动,晴天头顶繁星满天,北斗七星耀眼,阴天时天空漆黑一片,别有一番美感。夏秋时节桥两头蛙声鸣唱,冬天满桥白雪,桥下依稀可见河水涌动,春天暖风吹拂,惬意极了,什么烦恼都能吹到十万八千里。后来有了自行车,穿行伊河桥的次数就更频繁了,是不是可以说我是穿行伊河桥,次数最多的人其中之一呢?

  县志记载“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全县普降暴雨和大暴雨,龙门洪峰量达6648/秒,相当于50年一遇洪水,伊河堤防顺堤决口94处,伊河桥东侧路堤决口7处,西侧决口1处”。西侧伊河桥引桥冲毁,桥断了。我在厂里听说,赶快跑到桥上看,民兵已把守,禁止行人通行了。你想通行也不行啊,桥断了。平时温顺的河水像一头凶猛发脾气的怪兽,拍打着浑浊的浪花马上就要冲到桥面了。因担心母亲和家里情况,我冒着瓢泼大雨急匆匆赶到水寨汽车站,拦截一辆车,绕龙门走河西,从洛栾路到县城家里。那时才知,俗话说:“宁隔千山,不隔一水”真是有道理。

  1983年8月我女儿出生,我拉着架子车从县城回厂家里,走到伊河桥,一阵河风吹来,猛然觉得一凉,以前从来没这样感觉,感觉是河风吹到了我刚出生的女儿,这种初为人父感觉到现在还是清楚如昨。穿行伊河桥一直到1987年我调回县城工作,从那时到现在很少再从伊河桥走了。尤其是我们两个孩子在省城上学、就业、定居,为孩子们我们将家迁居省城十多年,更少来到伊河桥。

  前几天,儿子开车送我回县城办事,将我安排在县城最豪华的酒店,酒店竟然在伊河桥头。早上出酒店,我兴奋地又走上伊河桥,感叹万千。我想到儿子5岁时,春节那天,我们在雪后初晴来伊河桥玩,拉着儿子滑着雪溜冰欢呼雀跃,这个画面仿佛又呈现在我眼前。我来回走了两趟,亲切感油然而生。桥下安装了彩虹灯的线路,桥上照明灯杆林立,到了夜晚肯定是绚丽多彩的伊河桥,水泥栏杆也换成了钢制栏杆,伊河桥变的赏心悦目漂亮极了。这些年出外旅行,我也算是见过境内外不少着名大桥,有些还是跨海大桥。但伊河桥才是我心中永远值得萦绕深藏的桥!

  文章创作者:凌纪元

  欣赏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状态。

  向往从容、简单、平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生境界。

  退休后,拣起笔在省级纸媒体,发20余篇散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