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军事才能有多高

郭嘉的军事才能有多高

郭嘉(170----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我喜欢郭嘉基于两点:一,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本人认为他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某些方面比诸葛亮还强,可惜的是他死的早,两人不能进行比较了。

如果他不是死的太早,三国历史怕要重写。

二,郭嘉的为人好。

就是说他的人品好。

史书上说他“因他智虑变远,通达事理,忠贞善良智高德美,体通性达”又说他:性格开朗,豪放,甚至不拘小节,乃性情中人。

看看郭嘉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

郭嘉自幼身怀大志,见识深远。

在天下开始大乱的时候,他便长期闭门苦读,终于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

20岁左右时,正是东汉末天下大乱开始之时,他仍隐匿名迹,尚未显露锋芒。

但暗中,他平时不与俗人应酬往来,却很注意结交英雄豪杰,所以,当时一般人都还不知道他的才能,只有那些和他相识而又志趣相投的英俊之士,对他的才华十分看重。

比如荀彧他的这个同乡和程昱这个曹操帐中的第二谋士。

就是他们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开始的时候,郭嘉听说袁绍能够礼贤下士,再则袁氏当时声势位赫,盛名一时;他便前往投效,期望能一展鸿图。

然而,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好贤而不能用。

因此,郭嘉并未受到袁绍的重用。

当时,郭嘉的两位同乡辛评、郭图也在袁绍处效力。

郭嘉对他们说:“智谋之士首要在于审择明主,只有那样,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

如今,袁公只想学周公的礼贤下士,却根本就不懂得用人的道理。

他只是招揽人才,却不予以重视;临事又好谋而不能决断。

若想和他一道拯救天下的危难,建立霸王之业,实在是难啊!”于是,他毅然离开了袁绍,去另寻明主。

事实证明了他的英明和决断,辛评、郭图最后都给袁氏做了陪葬。

聪明的谋士要善于选择辅佐对象,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他成功的首要条件。

郭嘉曾说过:“夫智者审于量主。

”而作为谋略家的郭嘉,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准确地判定、袁绍不过是徒有虚名,难当国家兴亡之重任,其失败的命运难以避免,因而就绝不能选择他作为自己的事业之“主”。

因此当荀彧和程昱向曹操介绍了郭嘉,而曹操正好缺少一个全面的人才(曹操的第一智囊戏志才刚去世不久。

这个人物也是很可惜的,历史上都没留下什么资料。

但从曹操给荀彧的信中“自从戏志才去世后,几无可与之谋大事之人。

汝、颖一带向来多出奇士,请问谁可继任戏志才之职?”可以看出戏志才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的时候,两人是相见恨晚呀。

史写:郭嘉和曹操在房间中长谈了一天一夜,郭嘉出门后喜不自胜地说:“曹公才真是我想投奔的明主啊!”而曹操则高兴地赞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果不其然,可以说在曹操平定整个北方的过程中,郭嘉占了大半的功劳。

以至于郭嘉死后,曹操悲苦不已,还要上书汉献帝追增封赏。

表文说:“已故军祭酒招阳亭侯郭嘉,忠贞善良智高德美,体通性达。

每逢讨论大事,众说纷经,他能一针见血,一语定音,处理恰当,动无遗策。

自在军旅之间,随我一起东征西讨十有一年,擒目布,取眭固,斩袁谭,平定河北,逾越险塞,扫荡马丸,震威辽东,铲平袁尚,其功高盖世。

正当要彰显其勋之时,他却不幸早亡。

追念郭嘉之功勋,实在令人不可忘怀。

应该增加其封邑,加上过去所封共1000户,以表彰死者,鼓励后人。

”对郭嘉的忠诚与才干进行了热情的赞扬,对郭嘉的英年早逝表示深切的悼念。

汉献帝阅过表文后,追任郭嘉为贞侯。

不仅如此,曹操对郭嘉的儿子郭亦也是爱屋及乌,一直养在身边,多次封赏。

可惜郭亦也学了老子,身体不好,虽然聪明,却也死的早。

郭嘉的计谋最让史学家和历代政治家称道的就是他对曹操所分析的曹操和袁绍的十败十胜论。

真乃千古之言,放在今天仍然让后人为之感慨。

郭嘉之死真是曹操的不幸,也是中原百姓的不幸,否则历史一定会重写。

当然他的死也成全了一位千古奇人----诸葛亮。

否则,若是郭嘉跟着曹操南征,诸葛亮和他之间就会有一场好戏。

不过诸葛亮看人不怎么准,战争谋略也比不上曹操手下了几大谋士的,特别是郭嘉的随机应变能力,一定是擅长谨慎作风的诸葛亮的克星。

天下将早几十年一统也。

我哭郭奉孝之死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