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死亡

到底什么是死亡

一、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的死亡定义

(一)、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的死亡定义

(一)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死亡标志的由来

在以脑死亡为标志的死亡定义产生之前,人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主要以呼吸心跳停止为死亡标志。

其中也分为两个阶段,先是以较易观察到的呼吸停止为死亡标志,因为呼吸是人们最易观察到的生命活动。

原始人把灵魂离开躯体称作死亡,确定灵魂是否已经离开躯体的标准是呼吸的停止。

古代捕鱼部族的人看见鱼停止呼吸鱼就死了,于是认为人停止呼吸就是死了。

中国古代医学在判断死亡时,用很轻的新蚕丝、新棉絮放在垂死者的口、鼻上来测看是否摇动来判断死亡,称为“属纩”。

如果不见新棉絮摇动,说明垂死者呼吸已经中断,即可宣布死亡。

在中国人的俚语中,“断气”、“没气”就是以呼吸停止为死亡标准的代名词。

后来人们才从脉搏的搏动,发展到贴耳胸前闻听心跳的情况来判断死亡。

听诊器的发明,则使人们能够以心跳的存在与否作为判断死亡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的死亡定义

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1951)定义死亡为:“生命之终结,人之不存;即在医生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生物生命活动终止之时。

”它从病理学的角度把血液循环的停止代表心脏跳动的停止,并置于呼吸心跳(脉搏)之前的地位,这是对死亡定义从体表征象向生理病理实质的一种进步。

《dorland‘s 医学辞典》的死亡定义为:“死亡是由心跳和呼吸停止所显示的外在生命的消失。

”

二、心、肺、脑死亡定义

(二)、心、肺、脑死亡定义

在死亡过程中,依据心、肺、脑功能停止的先后,可以将死亡分为心性死亡、肺性死亡、脑性死亡或脑心综合死亡。

(一)心性死亡

在死亡过程中,心脏跳动的停止先于肺呼吸运动和脑机能活动完全停止而死亡的,称为心性死亡。

多由于心脏的原发病变、功能障碍和外因损伤所致,如过度的体力活动使心脏负荷急剧增加引起心肌缺血而死亡;狂喜、愤怒及恐惧等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等。

(二)肺性死亡

也称呼吸性死亡,指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停止的死亡。

呼吸中枢麻痹、胸腔病变、各种呼吸道肺部病变均可引起呼吸性死亡。

呼吸停止之后,并不马上发生死亡,因此时心脏常常仍能跳动。

在心脏继发出现室颤、无效的室性自搏直至完全停止跳动,才发生死亡。

所以,呼吸性死亡必须在引起心跳停止之后才能发生。

(三)脑性死亡

20世纪60年代前,已有人提出脑性死亡。

当时医学界还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死亡的标志,所以即使脑已死亡, 但心跳呼吸未停止, 则认为人仍未死亡。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脑死亡(brain death)的新概念,引起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详见脑死亡标准部分)。

(四)脑心综合死亡定义

美国卡普隆和拉斯提出了脑心综合死亡定义:“如果一个医生认为根据一项标准和医疗实践,一个人的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已经经历了不可逆的停止,则该人可被认为已经死亡;在人工支持的器械撤去、上述功能已经停止的时候,如果一个医生认为根据一般标准和医疗实践,一个人的自主脑功能已经达到不可逆的停止,则此人可以被认为已经死亡。

”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