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一天上午,我在组织主题活动《爱妈妈》时,幼儿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与妈妈相关的话题,王浩峰却心不在焉地用脚踢着墙壁,我暗示了他好几次,他都无动于衷,我就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仅不听反而弄出更大的声音,居然用手指抠起了墙壁,这时所有的幼儿都看看他然后又看看我。我非常生气,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轻视和挑战,为了在幼儿面前维护我的威信,我决定对他进行惩罚――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让他坐着反省。他不敢表示什么,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他的不满和委屈,仿佛在问:老师我错了吗?

  对于这件事当时我没有觉得怎样。几天过去后,偶然在网上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幼儿在大家面前接受批评是件很残酷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安。托班幼儿是感性的,他们的情绪往往在活动中直接表露,峰峰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活动。而我却把他当成有意破坏的行为来对待,并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轻易对他采取惩罚。幼儿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换成是我被领导如此批评,嘴巴不说心里也肯定不开心的。这种简单不理性的教育方式,无形之中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弱化了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降低了幼儿对老师的信赖。我想,当时我若能采取另一种方式,如将他抱在怀里,淡化他与全班幼儿对此事的.反映,待活动结束之后再单独地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可能会更好,因为这样不仅能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是什么,错在哪,同时也维护了他的自尊心。

  课改之后,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被广为提倡,而这种师生互动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了解儿童基础之上的,只有了解儿童,才能真正地尊重儿童,同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冷静地对待随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理性地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2、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着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再来指导实践;通过将零星的教学经验,不断加以总结与提炼,就可以提升教学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凸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可见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但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显得比较难以把握。有的.只是对目标、教学手段等进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或者视而不见,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许多的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致使课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记得失

  每次活动后,总有点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差走了弯路;还会因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而令幼儿大失所望。教师课后都应记录下来,日后改进。

  二、思教学

  进行这种反思,一定要从“幼儿学”着眼来发现问题,从“教师教”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是以幼儿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依据,在写这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个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状态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老师应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读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三、挖特色

  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节课能有一个特色,有一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教师可在活动后把该活动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广的经验,都—一记下。

  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是值得我们去回顾及反思的。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像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这些都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把这些闪光点记上,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3、当幼儿离园格外兴奋时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情景再现

  接园时间快到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玩着,只有天天一人特别兴奋,一刻不停地朝旁边的好朋友嚷嚷,还拿着玩具咚咚咚咚地瞧着桌子。旁边的好朋友不搭理他,他便自言自语地哼起歌来。小朋友提醒他:“天天,太吵啦,你安静一下好不好?”结果天天干脆开始尖叫着跑开了。这时教室门开了,家长们站在门口朝自己的孩子招手示意,我开始安排孩子一个个陆续离开。在等爷爷的功夫,见教室里空旷些了,天天就在教室里又蹦又跳,还满地打起滚来,惹得其他家长纷纷侧目。

  临场应变

  兴奋的孩子我不是第一次见,可是像天天这样兴奋得近乎失控的孩子显然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应对。通常情况下,面对孩子过度兴奋的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人为的抑制,想办法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放松平静下来,然后再对其进行沟通和引导。但是就天天今天的状况,让他马上平复心情安静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请另一位老师负责安排孩子离开,然后叫天天来到身边,摸摸他的额头与后颈,确认孩子没有发烧的症状,然后问:“天天,你有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让老师也一起开心开心?”天天想了一下,哈哈大笑着告诉我:“我就是很开心呀!”看来,要从孩子身上发现造成他如此兴奋的原因难度非常大。最后,我决定还是要想办法转移天天的兴奋点。于是,我对天天说:“开心是件好事情哟,你能不能再帮老师做件好事呢?一些小朋友走之前没有把他们的小椅子放整齐呢,你能不能帮他们放整齐呀?”天天乐呵呵地答应了,蹦跳着去放椅子。不一会儿,他就把椅子放好了,我问天天:“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天天摆了个奥特曼的造型对我说:“我是奥特曼,不会累的!”接着“吼”、“哈”地就准备开始操练起来。我赶紧说:“那边还有很多玩具呢,你能不能一起整理一下呀?”天天马上跑着去整理。

  就在这时,天天的爷爷气喘吁吁地跑来了,看来其他家长已经告诉他刚才接园时的一幕。老人家看见孙子正在摆弄玩具,松了一口气。可是,是不是孩子被接离教室我就不需要再管他兴奋不兴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让孩子在极度兴奋的.状况下去游乐区跑跳玩闹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天天爷爷,爷爷说着感谢并表示乐意配合。我拉住正要冲去玩滑梯的天天,对他说:“今天,我们还没有给班树浇水呢。班树开的花可漂亮了,要不你带爷爷去看看我们的树,然后给树浇浇水呀?”孩子听了便兴冲冲地拉着爷爷去了楼下花坛。

  温馨提示

  上述时间,看似未曾解决,但实际上教师已经对此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且不论孩子在离园后能否尽快恢复平静心情,教师已尽可能地使幼儿进行了积极正面的活动,并将能够预见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孩子的大喊大叫、大吵大闹都是他们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尤其是离园十分,孩子受环境、心情的刺激容易产生情绪方面的波动,表现为兴奋状态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也会有异常兴奋的幼儿,此时教师首先要确认其是否有生理方面的异常。比如:发热会使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会让幼儿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和幻觉现象。在排除生理原因之后,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找到引起幼儿兴奋的刺激以及转移幼儿的兴奋点。除了马上就要回家看见家人的事实会令幼儿兴奋外,其他事情如幼儿心中记挂着的父母的许诺、朋友的约定等也会在离园时让幼儿兴奋。如果是此类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言语讲述约定的内容,以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而非大吵大闹地宣泄。如果教师无法获得此类信息,则可以引入别的刺激以转移幼儿的兴奋点,如幼儿喜欢的玩具或乐意做的事情等。

4、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的教学反思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林烨的妈妈来幼儿园问我最近,:“老师,谁是戴君清?昨天我的林烨说戴君1清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戴君清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 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戴君清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戴君清?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儿子说。戴君清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 戴君清说“戴君清,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戴君清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 。 看到这,我觉得戴君清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5、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教学反思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林烨的.妈妈来幼儿园问我最近,:“老师,谁是戴君清?昨天我的林烨说戴君1清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戴君清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 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戴君清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戴君清?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儿子说。戴君清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 戴君清说“戴君清,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戴君清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 。 看到这,我觉得戴君清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6、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

  美国着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再来指导实践;通过将零星的教学经验,不断加以总结与提炼,就可以提升教学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凸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可见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但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显得比较难以把握。有的只是对目标、教学手段等进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或者视而不见,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许多的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致使课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记得失

  每次活动后,总有点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差走了弯路;还会因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而令幼儿大失所望。教师课后都应记录下来,日后改进。

  二、思教学

  进行这种反思,一定要从“幼儿学”着眼来发现问题,从“教师教”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是以幼儿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依据,在写这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个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状态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老师应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读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三、挖特色

  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节课能有一个特色,有一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教师可在活动后把该活动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广的经验,都—一记下。

  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是值得我们去回顾及反思的。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像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这些都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把这些闪光点记上,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7、给幼儿布置任务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给幼儿布置任务——当幼儿离园格外兴奋时

  情景再现

  接园时间快到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玩着,只有天天一人特别兴奋,一刻不停地朝旁边的好朋友嚷嚷,还拿着玩具咚咚咚咚地瞧着桌子。旁边的好朋友不搭理他,他便自言自语地哼起歌来。小朋友提醒他:“天天,太吵啦,你安静一下好不好?”结果天天干脆开始尖叫着跑开了。这时教室门开了,家长们站在门口朝自己的孩子招手示意,我开始安排孩子一个个陆续离开。在等爷爷的功夫,见教室里空旷些了,天天就在教室里又蹦又跳,还满地打起滚来,惹得其他家长纷纷侧目。

  临场应变

  兴奋的孩子我不是第一次见,可是像天天这样兴奋得近乎失控的孩子显然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应对。通常情况下,面对孩子过度兴奋的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人为的抑制,想办法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放松平静下来,然后再对其进行沟通和引导。但是就天天今天的状况,让他马上平复心情安静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请另一位老师负责安排孩子离开,然后叫天天来到身边,摸摸他的额头与后颈,确认孩子没有发烧的症状,然后问:“天天,你有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让老师也一起开心开心?”天天想了一下,哈哈大笑着告诉我:“我就是很开心呀!”看来,要从孩子身上发现造成他如此兴奋的原因难度非常大。最后,我决定还是要想办法转移天天的兴奋点。于是,我对天天说:“开心是件好事情哟,你能不能再帮老师做件好事呢?一些小朋友走之前没有把他们的小椅子放整齐呢,你能不能帮他们放整齐呀?”天天乐呵呵地答应了,蹦跳着去放椅子。不一会儿,他就把椅子放好了,我问天天:“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天天摆了个奥特曼的造型对我说:“我是奥特曼,不会累的!”接着“吼”、“哈”地就准备开始操练起来。我赶紧说:“那边还有很多玩具呢,你能不能一起整理一下呀?”天天马上跑着去整理。

  就在这时,天天的爷爷气喘吁吁地跑来了,看来其他家长已经告诉他刚才接园时的一幕。老人家看见孙子正在摆弄玩具,松了一口气。可是,是不是孩子被接离教室我就不需要再管他兴奋不兴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让孩子在极度兴奋的状况下去游乐区跑跳玩闹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天天爷爷,爷爷说着感谢并表示乐意配合。我拉住正要冲去玩滑梯的天天,对他说:“今天,我们还没有给班树浇水呢。班树开的花可漂亮了,要不你带爷爷去看看我们的树,然后给树浇浇水呀?”孩子听了便兴冲冲地拉着爷爷去了楼下花坛。

  温馨提示

  上述时间,看似未曾解决,但实际上教师已经对此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且不论孩子在离园后能否尽快恢复平静心情,教师已尽可能地使幼儿进行了积极正面的活动,并将能够预见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孩子的大喊大叫、大吵大闹都是他们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尤其是离园十分,孩子受环境、心情的`刺激容易产生情绪方面的波动,表现为兴奋状态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也会有异常兴奋的幼儿,此时教师首先要确认其是否有生理方面的异常。比如:发热会使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会让幼儿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和幻觉现象。在排除生理原因之后,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找到引起幼儿兴奋的刺激以及转移幼儿的兴奋点。除了马上就要回家看见家人的事实会令幼儿兴奋外,其他事情如幼儿心中记挂着的父母的许诺、朋友的约定等也会在离园时让幼儿兴奋。如果是此类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言语讲述约定的内容,以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而非大吵大闹地宣泄。如果教师无法获得此类信息,则可以引入别的刺激以转移幼儿的兴奋点,如幼儿喜欢的玩具或乐意做的事情等。

8、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一天上午,我在组织主题活动《爱妈妈》时,幼儿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与妈妈相关的话题,王浩峰却心不在焉地用脚踢着墙壁,我暗示了他好几次,他都无动于衷,我就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仅不听反而弄出更大的声音,居然用手指抠起了墙壁,这时所有的幼儿都看看他然后又看看我。我非常生气,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轻视和挑战,为了在幼儿面前维护我的威信,我决定对他进行惩罚――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让他坐着反省。他不敢表示什么,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他的不满和委屈,仿佛在问:老师我错了吗?

  对于这件事当时我没有觉得怎样。几天过去后,偶然在网上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幼儿在大家面前接受批评是件很残酷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安。托班幼儿是感性的,他们的情绪往往在活动中直接表露,峰峰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活动。而我却把他当成有意破坏的行为来对待,并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轻易对他采取惩罚。幼儿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换成是我被领导如此批评,嘴巴不说心里也肯定不开心的。这种简单不理性的教育方式,无形之中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弱化了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降低了幼儿对老师的信赖。我想,当时我若能采取另一种方式,如将他抱在怀里,淡化他与全班幼儿对此事的.反映,待活动结束之后再单独地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可能会更好,因为这样不仅能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是什么,错在哪,同时也维护了他的自尊心。

  课改之后,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被广为提倡,而这种师生互动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了解儿童基础之上的,只有了解儿童,才能真正地尊重儿童,同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冷静地对待随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理性地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9、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上课的时候,总有孩子不听老师说的内容,而是自己想着、做着自己的事情,那该怎么做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呢?这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关于如何才能将孩子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这一话题,我刚好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

  “怎样才能把这一群坐立不宁的、好奇心很强的、随时都会跑去追赶蝴蝶的小家伙吸引在你的身旁呢?当你开始给少年讲解一些枯燥的、并无趣味的知识,而他的头脑里却正在想着别的什么有趣的、吸引人的、激动人心的东西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要创造前面所说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时采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说选用恰当的直观手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

  要想在幼儿的内心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那么给幼儿设计的活动必须是他所了解的、感兴趣的,同时对于他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于是《和纸玩游戏》这节活动的开始,我出示一张废纸,并问孩子们,“你玩过纸吗?是怎么玩的?”孩子们一个个举起了手,人数比以往哪一次都要多,因为最近老师一直在带他们玩纸。接着,我告诉他们,我也会玩纸,不过和他们玩得不一样,我会用纸变魔术。然后我一边演示,一边将儿歌念给他们听。并要求他们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我是如何变魔术的。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一张纸,并说:“老师这儿还有纸,谁想用它变魔术的?”小麻雀们可兴奋了,我又提了一个要求,必须先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变,而且要用好听的话说。这个要求对孩子们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为了能得到那张纸,还是有不少孩子举起了手,小凯锐说:“我先在纸上画一只兔子,把兔子剪下来,团一团,再把兔子撕成一根根的草。”一个女孩子说:“我在纸上画一个太阳,把太阳剪下来,团一团,再把皱皱的太阳撕成一丝丝的雨。”在几个孩子的启发下,更多的孩子举起了手,我便让他们先分组交流,和身边的人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变。

  在给孩子们发纸之前,我出示了三种纸,已经使用过的`白色打印纸、彩色图画纸、旧报纸,让孩子们将自己需要的种类报给桌长,然后由桌长统计后来领取。原以为这个任务比较困难,但每一桌都准确无误地领回了纸。

  孩子们的操作阶段,我提醒他们,变完魔术,要把变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还请许老师将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

  反思:

  与以往相比,这节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是保持时间最长的一次,而且主动参与的孩子人数也比以往多。我想,一是由于最近的各类活动中,孩子们对纸的了解比较多,所以我给他们提出的任务,与他们已经的智力背景是相应的,所以能引起大多数孩子的共鸣。二是这节活动中所提出的要求是孩子们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激起了孩子想要成功的欲望。所以本次活动中的孩子们是投入的。

注意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31289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