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到底是代王摄政,还是篡位称王?

周公到底是代王摄政,还是篡位称王?

周公到底是代王摄政,还是篡位称王?

周公,姓姬,名旦,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为上公,所以称为周公。

历史上对周公旦的称赞是至高无上的。

首先,是因为他曾两次帮助周武王东伐纣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武王建立周王朝后,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周成王还未成年,周公担心四方诸侯会趁机危害周王朝,于是留在朝中辅政。

在辅政期间,周公毫无篡位之心,虽然受到许多人的猜疑,他还是兢兢业业为周室劳心劳力。当成王成年后,他毫无怨言地把政权还给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辅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并制作礼乐,使天下大治。周公的这些政策,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制定的礼乐行政,讲究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具有开山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孔子的儒家学派则把他树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将他的人格奉为最高典范。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此诗第一句,说的就是周公没有篡位之心,却遭人诬陷之事。这些事迹在《史记》等正史中的有详细的记载。然而,在另外一些史书中则明确地记载:周公曾经称过王。

《史记》等史书对周公摄政时的描述是这样的:周公旦在老爹姬昌在世时,比其他兄弟表现得更孝顺,也更忠厚仁义。到哥哥武王即位后,周公又全力辅弼,武王九年,东征盟津,以及十一年,讨伐殷纣,军至牧野,周公都陪伴在武王左右,立下赫赫战功。

周朝建立后,武王大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周公被封于曲阜(今山东曲阜),称鲁公,但是,周公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廷辅政。

周公对哥哥武王非常爱护。武王战胜殷纣的次年,正值统一天下的关键时刻,武王突然患重病。群臣恐惧,太公望和召公奭想占卜一下吉凶。

周公说:"占卜可以,但不能让我们的先王太为难。"于是,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抵押,设立三个祭坛,捧璧持圭,向先祖太王、王季、文王之灵祈祷。又命史官作册文祝告,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让我代替周王发吧,我甘愿替哥哥生病。我比周王发多才多艺,也更会侍奉鬼神。再说,周王发受命于天庭,如果让他活着,不但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现在我要通过占卜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会献上圭璧,听从你们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念完祝文后,他到三王祭坛前占卜,结果是吉象。史书说,第二天,武王"霍然痊愈"。占卜之事结束后,周公把册文收进柜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

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当时还很小,周公怕天下人看不起这个小王,发动动乱,于是就登位辅佐成王,主持国家大权。

周公对国家、对成王简直好得没话说。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祷告完后,也把祝告册文藏在秘府中。

史书还载,周公为了周王朝可谓鞠躬尽瘁。当他正洗头时,刚好有贤人来拜访,为了不怠慢天下贤人,他竟然握着还没洗完的头发去见客;有时候恰逢吃饭时,他也好几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来,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些事件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来源,后用来比喻礼贤下士,求才殷切。

周王辅政时,周王朝刚刚建立,还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另一方面,周公辅政也引起了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周公的另外两个兄弟管叔和蔡叔,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就连姜尚、召公奭等贤臣也对他产生怀疑。周王室的内哄,让亡国的纣王之子武庚看到了机会,他趁机联合管叔、蔡叔等人谋反。结果,在姜尚的帮助下,周公最终平定了动乱。

周公辅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这时候,有人在成王面前说周公有意篡位,成王有点相信。周公为了避嫌,逃到楚地。

不久,周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感动得眼泪直流,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剧幕以皆大欢喜收场。

有人说:周公曾经称王。

虽然按照《左传》《史记》《孟子》等主流史书的说法,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并无篡权的意思。但是,《礼记》《尚书》《荀子》《淮南子》《韩诗外传》等史籍中,却有周公曾登上天子之位的句子。

有学者认为这句应解释为:周公废除成王以继接武王的天下,并且就像江山原本就是他的。这看起来就是篡位。

《史记》中也有记载,当时,外界盛传周公篡位,召公、太公也表示怀疑,于是,周公向二人进行解释。召公、太公都是当时的大贤人,当然也是非常聪明的人,肯定不会人云亦云,无来由地怀疑周公。

再说,管叔、蔡叔作为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不太可能因为莫须有的猜测而被前朝余孽所策反,起而反周。以上种种,或许可以说明,周公至少有过篡位的打算。周公后来之所以还政成王,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周公的意料。

往事已矣,周公到底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还是有篡位的野心,耍尽阴谋诡计而不能得逞呢?

这个问题已很难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周公对中国大一统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王权至上的社会里,有能者居上位也并非是坏事。

(本篇完)

近代人在对《尚书.大诰》和《尚书.康诰》进行多方考证后,也得出周公称王的结论。《大诰》是周公讨伐叛逆的三公之前所做的诰文,其中的第一人称作"王",而这个"王"称周文王为"宁考"。

由于"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而不可能是周文王的孙子周成王。

再看《尚书.康诰》。有一种说法认为,《康诰》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诰文,如果是这样,其中一句诰文就非常奇怪,这句话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这里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问题是,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不可能称自己的叔叔为弟弟。可见,这个"王"应该是周公。

以上这些史料都指出一个可能,即周公确实曾经身居王位,行使王权,并非仅仅为后世文献所言,只是摄政。

那么,周公为什么要践位称王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安抚天下。武王死后,东方的平定大业还未完成,而当时成王幼弱,不足以担此重任。周公或许是考虑到如果自己不即王位,则诸侯会欺负成王年幼而反叛,先王未竟的事业将要落空,自己无脸见九泉之下的先王,于是,暂时践位。属不得已而为之。

《尚书.金縢》中就记载,周公曾对召公奭和太公姜尚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弗辟"意思就是"不掌握政权"。

此外,武王在弥留之际,因为担心年幼的儿子无力治国,也曾有过传位周公的想法,但是周公表现得诚惶诚恐,"泣涕共手",表示不能接受。上面这些记载表明周公本没有篡位的想法。

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篡位。有一些记载显示了这种可能性。先秦学者荀况在他的《荀子.儒效》中写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