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学习要点:

  掌握 “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而”

  典型例题

  (一)用作连词。

  1.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法: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用法: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用法: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用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用法: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用法: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3、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5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

  3.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6、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材共选编文言文40篇,古诗61首,约占教材的三分之一。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有一字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一篇文章要么读不明白,要么读明白了用白话文说不出来,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不够,重难点句子理解不准确,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头疼。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通学懂了就有兴趣和信心,再难都不怕;学不懂有困难,越发没有兴趣和信心,更不愿学。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你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经”,“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

  四、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认真学习文言文,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可时间一长,学生又忘记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面有难色,每次检测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备考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一是认真梳理文言文考点,加强四种题型的训练,即常见文言虚词(考纲列15个)的意义与用法;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二是利用早自习有计划的安排学生阅读文言文,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下面的注释,对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复习课后习题涉及的相关内容,并对一些重点课文进行检测;三是选择重点课文进行复习指导,采用比较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的复习。

  总之,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多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7、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近期高三文言文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究竟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期间,根据新课程改革六字方针——自主、合作、探究及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依照教研室、教务处关于课堂教学的指导精神,参照我校的文言文教学基本流程设计,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学基本模式做了深入探究,由各种模式的尝试,到新模式的初步定型和不断完善,花费了一定的心血。尽管还谈不上成熟,但至少还可以拿得出去。现总结如下:

  (1)依据考纲的要求,以导学案的形式确定复习目标,梳理、把握重点内容,尤其要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其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有专门的学案(我校任万军老师的《文言文复习宝典》),可以拿来加强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时间一般可安排在课前。

  这一环节也可放在课堂上,在前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以学案的形式,把这节课复习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以及方法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在课间先自主复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先有一个比较熟悉的认知和切入,能带着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检查复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复习的成果,进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钟)。

  首先,让学生自由交流一下复习的情况,尝试以合作的形式解决在前一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及时请教老师。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做平时训练或板书等形式,对复习的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尝试以与同学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若问题解决不了,及时请教老师;当然老师也要时时关注学生复习的进展情况,对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帮他们解决:个性的问题,当面随机单独指导;共性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集体指导。

  (3)集中突破重难点,并作适当拓展20分钟)。

  依据考纲的要求,就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疑难进行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系统梳理,目的是弥补缺漏,帮助学生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通过串讲的形式,梳理重难点;二是以学案导学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总结好了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读,去背,去记,去理解,去领悟。当然,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加以综合梳理、巩固。

  (4)整理感悟,能力提升(10分钟)。

  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做好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整理,让学生在梳理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悟,达到能力的提升。可以是整理课堂笔记的形式,也可以是整理错题的形式,还可以是写学习反思的形式。另外,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地占有材料,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5)训练巩固,点拨指导(晚自习辅导)。

  让学生做精心设计好的训练题,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训练要限时,做完题后,同学之间可以互改,相互纠错;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这五个环节,从教师教的角度可用五个字来概括:标—诊—授—点—留。“标”,出示目标及要求,让学生对将要掌握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清楚;“诊”,通过小练习,检查学生复习的情况,及时为学生纠正错误,诊断学习的薄弱点,以此确定本节课传授的重点;“授”,依据考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梳理,传授知识,破解困惑,建立知识体系;“点”,指导学生训练,训练结束后有针对性地点拨;“留”,最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整理,或总结,或反思,以期有所领悟、提升。

  从学生学的角度,也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学—查—理—练—悟。“学”,学生先自学;“查”,通过自主复习和练习,自查不足;“理”,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梳理知识,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且在理的过程中,解除困惑和误解,达到充分认知;“练”,练习巩固,提升应用能力,练后加以纠正;“悟”,在总结反思中领悟升华。

8、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教学反思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回归文本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具体操作如下: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极其含义?

  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

  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9、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碧空云卷云舒,岁月无声无痕,语文的天地因同学的参与而精彩动人。回望自己一学期以来走过的足迹,无限感触涌上心头。

  初三下学期,面临着升中考的压力,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语文教师,如何带领42名充满希望而又十分迷惘的学生顺利达过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倍感教学压力的同时也收获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在升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重,连同古诗词背诵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共占了28分,我想这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更像是一场死伤惨重的战役。如何带领这42名弱兵克敌制胜,将伤忙情况减至最低,是我本学期教学计划的重头戏。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文言文教学亦然。针对班级中后进生较多文言文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常常分析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找出规律加以分析,强加练习巩固成效。就以我今学期上的公开课——《文言文词汇复习》为例,总结一下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上的几点思考。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文言文的常识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追求。所以我并没有急着为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文言文复习方案。先从简单的词汇现象,再到特殊的几种句式,最后到必考课文的过关等等,像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惊险探险,让学生全程体验的是成功掌握文言文的乐趣而不是以往雾里看花的枯燥乏味。

  在文言文词汇复习上,我针对新课改后淡化语法、句法的特点,绕开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烦琐的句子成分,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文言文词汇复习课,旨在解决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因为这些知识点,由于淡化语法后,学生在初中阶段只作了解认识,很多时候在考试中出现某个学生遗忘的词汇时,学生不能从记忆库中搜索信息去答题而又掌握不到方法去解决,所以我分门别类地为学生讲解每种现象的由来、意义,再利用文言文课文中的典型例子作详细分析,让学生理解原理,找到规律,举一反三。通过该节课,我感觉到学生热情澎湃的参与和他们通过归纳规律所得到的恍然大悟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收获也在告诉我教学中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课上首先投影升中考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对文言文考点有个明确的认识,对考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可以为文言文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为每一种词汇现象作归类,让学生对先前混淆的文言文知识有一个归纳梳理的思路。再次,在文言文复习尽可能多地通过形象典型的例子去分析词汇现象及总结分析方法。整节课难点在于词类活用现象分析,因为学生对语法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懂得几种简单的词性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但却不懂得什么是状语、什么是介词、什么是宾语,甚至连什么是主语都摇头叹息。

  针对他们语法知识薄弱的情况,在课上我没有立刻对各种语法成分进行分析,而是抽取本节课所用的状语成分来稍加分析,在分析什么是状语的时候,我只轻轻地带过概念,为免造成同学们对另一个概念的模糊,在投影概念的时候,我故意把“状语是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成分”中的“的成分”删去,只投影“状语: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由于同学们对形容词和动词比较认识,于是我直接用实例来对该概念进行形象分析,我举了《陈涉世家》中的“狐鸣呼曰”来分析,让同学们在该句中找出什么是动词,虽是普通班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动词是“鸣”,解作“叫喊”,学生的这一回答让我十分满意,然后我就顺藤摸瓜,问学生那么在这句中哪个词语修饰动词“鸣”,他们中思维比较灵活的马上答到是“狐”,于是其他反应稍慢的同学看着状语的投影概念,也像如梦初醒一般,在脑里回旋着“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结果同学们都明白了在这句中“狐”为什么解作“装狐狸”,原来是由名词活用成状语了。清晰概念,找到规律以后,我就投影了更多的典型句子如“将军身被坚执锐”、“神弗福也”、“劳其筋骨”等,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分析,把属于词类活用的找出来,经过一轮的思考,同学都能找到答案。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对如何分析词汇活用的方法加以分析,让学生们掌握一种分析思维,以防中考中出现词类活用解释而学生记不牢的问题。最后,为了巩固效果,我以初二文言文课文《小石潭记》倒数二、三段等比较多词类活用的现象逐一找出,结果同学们都能用所学的方法逐一找出。

  总之,该课给我的收获是:

  1、文言文复习必须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2、文言文复习课程设置最好能化繁而简,迎合学生接受能力;

  3、尽可能多地运用形象例子作方法讲解,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我想在文言文复习中要是能做到以上几点,文言文复习教学就事半功倍。

10、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学的时候也害怕,到考试的时候更害怕,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拖学生整体提高的后腿,经过复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复习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考试的方向。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已经取消了,我们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当然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他在课外延伸学习,但在课堂我们要照顾多数学生。

  二、复习文言文,教师要十分熟悉文言文考试的知识点。根据近两年中考出现题型由原文填空、解释词语(实词、虚词)、翻译句子、划分节奏、还有根据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等题型组成,各个知识点的考核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而且在词语解释上还降低了难度,可以选择答题。

  三、复习文言文,根据考试题型。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复习:首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目的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其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名句,检查上课时候每节两句古诗词听写巩固的情况;再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意义词语、一词多义词等;再次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及划分节奏训练,在翻译上不提倡学生按注释原样翻译,只要求大体意思一致,但句子中缺少的成分要求补上,需调整的语序必须调整;在朗读节奏划分上,让学生多读多练,从而明白不管字词多少表达一个意思时才能停顿;最后,根据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方面和现代文阅读基本一致,先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围绕作者思想再来回答问题。

  四、复习文言文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在复习文言文词语时不能满足记住本课书中的意思就行,同时必须记住在整个初中阶段课本中的意思,例如,"肉食者鄙"中的"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而"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是身份低微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在词类活用、一词多用方面比较突出,同时文言虚词里边也有体现,只要注重了这些,复习其它文言文时学生也很好掌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复习文言文要注意课课清。复习完一篇课文以后,我们不要高估学生,认为学生掌握牢靠了,学生毕竟不是我们自己,老师要提前准备好和考试题型一致的测试卷,用半节课的时间测验,通过再次温习,哪怕做错的学生他也会改正后理解掌握了,这种做法对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相当管用。

  经过这样一轮复习以后,学生的文言文功底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在测试中反映出来词语掌握、句子理解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划分朗读节奏方面还需要多加练习。

11、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具体操作如下: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极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等奖这篇文章共63948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