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

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

《《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

  再上《识字2》,我校语文组的老师都来了,更有可亲可敬的余校长带着包河区的名师巫乃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紧张了,听课老师用亲切的笑容鼓励我。亮点:歌曲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闯三关的设计激发了学生逢难而上的激情,用“小鸟”说话时,有孩子造句“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主动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的说教更好。

  自我反思听课老师们的点评后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1、语言组织的不够好,用的有些词如“精神抖擞”“朗朗上口”等,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没能贴近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不能很好地打动他们。巫老师却说得风趣,说我这种风格比较适合上高段的阅读策略课,这样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用词存在问题,还注意不打击我的自信心,谢谢巫老师;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语不流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频繁使用“下面”一词,过渡不自然;

  3、对同桌合作学习的引导不具体,同桌之前有争着先说的`情况;

  4、学生读的形式太单一,齐读太多,指名读的次数太少,也没有乱序指读,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对学生评价用语重复、单一;

  6、有些提问指令不明确,学生不能清楚地明白老师的意思;

  7、分组读时没有分工好,以至没有读的学生和读完的学生有个别在做小动作;

  8、教师过多的关注到中间两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最多的一个学生5次发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发言;

  9、教师的走动幅度有点大,会影响学生看文本时的注意力;

  10、发现学生没读好的地方,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11、出示图片,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个要求有点低,检查不出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12、写字教学只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引导学生会写,但没有引导学生弄清字义并学会运用。

  巫老师循循善诱地点评我的课,余校长和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为我一起想改进的方法,我赶快记下来:

  1、声音要再声情并貌些,要加强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训练,包括你的眼神,最后要做到你的一个扫视,就能让孩子明白你的意思;

  2、“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语,仔细观摩素养大赛上教师的过渡语,过渡时少用甚至不用“下面”一词。

  3、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桌交流老师也要做好引导,比如让一个先说,另一个听,然后再换过来;可以尝试以性别来确定先后说的顺序,比如同桌之间女生先说,男生听,然后男生再说,女生听;关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可尝试老师加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演示给全班的学生看,先确定说的顺序,一二三四,小组成员交流时出现的错误其他组员要及时纠正,组内发言同样遵循先举手后发言的规定,不要争着说,吵着说;老师每节课可以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训练,一次只要教会一个小组学会合作学习就行了,慢慢引导全班都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4、读得形式要多样,可以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同桌齐读等。

  5、要有大局观,熟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抓住学生生成的好词、好句、好想法。比如这节课,学生说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好在什么地方?讲清好的原因(“自由飞翔”表现出了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扇动翅膀飞的样子),这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貌地把这个学生说的话加上飞翔地动作范读一遍,再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学着老师的读法和动作做,这就是对这个学生最好的表扬,他会想:“这句话是我首先想到说出来”,而且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以想出比他说的更好的语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调起来了,这样做整个课堂就能上升一个层次。

  6、提出问题前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能不能明白;

  7、分组读时先分配好任务,如你们这一组分到读哪一段,其它组读时注意倾听,一会可以当“小老师”指出你发现的问题,或是一组放声读,其它组也开口但在心中读,要求不出声;

  8、课堂要兼顾到各个方位的学生,争取让班上尽可能多的孩子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

  9、课堂上发现错误,要马上纠正。

  10、可以改为出示刚学过的词语,让学生看词语做动作,这样保留了趣味,有检查了学生识字认字的情况;

  11、在写字环节也要有对字义的引导,如在教“小”时,引导生体会,在“鸟”前加个“小”,在“孩”前加个“小”字,感觉立马就不一样,加了“小“字,能让人感觉到可爱。还可以扩词,最好能做到随文识字。

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学以致用。在学习拼音的时候我就教给孩子“小小拼音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大家都来学拼音,规范说出普通话。”在《认一认2》教学开始,先请出“麻、皮、禾、米、谷”,这几个生字的拼音学生可以拼读,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拼读中感受“原来拼音真的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啊”!尤其是如果学生没有这几个字的识字经验,借助拼音后他们认识了这几个字,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所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识字”的机会。

  2、教给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了“麻、皮、禾、米、谷”,“丝、毛、竹”的拼音没教过,于是,教师提问:“拼音没教过,我们怎么学呢?”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看图。图是直观的物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汉字又是音形义的结合,尤其是象形字,它把要表达的物体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所以,看到图就想到字,看到字脑中又呈现图。看图识字也是识字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从图中认字,比教师声嘶力竭地教读更科学、有效。

  3、忠于教材,高于教材。有的孩子对“禾、谷”认识不清,教师利用课件告诉学生“禾苗种在土地里,慢慢长大变成稻谷,稻谷的外面有一层皮,把皮剥掉就是烧饭用的米”,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字,更获得了有关农业的小知识。我想,学生回到家一定会欣喜地告诉爸爸、妈妈:米是禾苗种到土里,慢慢长大变成稻谷,再把稻谷的皮去掉就是米。同时,学生也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比老师刻板地说教“要爱惜粮食”更有教育价值。

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这节课的主要让学生应用画圆的方法制作一些美丽的圆形图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和绘画圆形图案,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接受美育熏陶,培育创新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面图形的应用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加深对圆的认识的同时,体会创造美的"愉悦。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总结上几节课学习的知识,然后多媒体出示一些圆形的美丽图案,体会“圆无处不在”并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接着,出示课本112页两个圆形图案,让学生观察,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由圆组成的图案非常的美,激发学生制作圆形图案的兴趣和愿望。

  第二部分:指导作图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尝试分析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进而通过呈现具体的步骤让学生弄清图案分几步完成,各圆的圆心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各个圆的半径或直径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跟随老师用画圆的方法照样子完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第三部分:独立模仿制图

  呈现两个用画圆的方法得到的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弄清它们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自主分析后,学生尝试画出其中的一个。

  第四部分:创作图案

  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圆形图案,之后让学生看看同组的作品并相互评价,最后全班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4、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针对教学目标,应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多些、少些”,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入。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人?学生兴趣挺高,一起在数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然后再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数100以内的数,也让学生学习的劲头高涨。数出:老师7人,学生51人(板书)。然后由这两个数据让学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然后还是用身边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人数差不多),来引入本课的另一个知识:多一些和少一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挺好。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说教。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练理解。让孩子们互相举例子,更加巩固含义。然后全班交流:孩子们举的例子挺好:比如说:我又10支铅笔,小红又50支,小红的比我的多得多等例子,加深学生多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5、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导入习作。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本次习作教学从学生乐于接受的谈话开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次习作。

  2、用好例文,指导习作。首先,新闻“主体”部分的写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把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绘声绘色。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记叙文式的详细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主体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大体经过,为学生后面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其次,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难时,运用“刘翔夺冠”的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以后,学生对于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块摘果子的跳板。

  3、取材生活,落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次习作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周围的生活。由准备时的看新闻,到上课伊始的说新闻到品析标题,再到最后写新闻,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习作学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愁煞。

  4、作文讲评,放扶有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因此,对习作的修改,老师只是提出提示性的修改建议,具体的修改过程,交由学生自主思考、操作,并提供生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修改。

6、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蚕姑娘》一文用儿童化的语言介绍了蚕变成蛾的过程。虽然介绍的科学知识的难度较高,但是全文读来趣味较浓,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能掌握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的。在学文前,我通过猜谜的形式导入学习的主题,学生...

  《蚕姑娘》一文用儿童化的语言介绍了蚕变成蛾的过程。虽然介绍的科学知识的难度较高,但是全文读来趣味较浓,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能掌握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的。在学文前,我通过猜谜的形式导入学习的主题,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心在课余时间预先做好对蚕的了解工作。我让学生在自己了解的文字与初读课文对比,课外知识介绍有何特点,书本知识介绍有何特点。学生自然会发现书本上介绍的语言生动有趣,段式回环往复,句末注意押韵。课文的第二至五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相同。

  在大致了解课文的语言及段式后,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有个总体的认知,蚕宝宝的一生经历50多天,从蚕卵到蛾的变化过程。一张简单的图谱,箭头提示变化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在学习课文的第二至五自然段时,每学完一个自然段,我采用一张蚕的相片来总结归纳,学生从“又黑又小 吃 睡 醒 脱下 变 黄姑娘”等词串说明了二龄蚕的出现,同样的方法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依次 出现蚕各个龄段的相片,学生能看图找关键词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借助板书进行课文的背诵。在段式的回环往复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又”字的用法,注意区分段与段之间的差别。学生养成会读书,读懂书的好习惯。

  在语文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锻炼中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

7、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有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大大小比较的练习;有结合实际或统计数量对大数目读写方法的练习,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根据实际数据,辨别近似数的练习;还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整个练习的内容,都是在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以及的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同时大数的价值,发展数感。

  练习课主要的任务是把学生进行梳理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比较来沟通知识间的关系。第一次让学生对读写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同时都要注意0的读写。第二次让学生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发现改写是改变了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第三次比较是让学生对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区别。

  这节练习课的内容是丰富了,形式是多样了,但层次显得不够,因此我觉得可以改变这堂课中改变一些习题,对于数的读写中我们可以用让学生用若干个数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数,对于求近似数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如29□≈30亿,方框中可以填几,29□≈29亿,方框中可以填几。

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识字7》,现在就其中“但”字的教学环节做一些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共有3个问题,其中第3个问题“这首诗把我们带到幽静、美妙的环境中,能读好它吗?”学生能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朗读,而且学生能够容易的达到;第2、3个问题恐怕学生就是跳起来也不容易够得着,因为“但”字在这里的意思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的,以其让学生去毫无目的的去乱猜,不如给学生一点启迪,所以我在教学中安排了“在字典中,但有这两种解释:a、只;b、可是。在这儿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这个环节,学生会自己主动把这两个词语带进诗中读,一下子就会明白了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而本来我没有打算把“但”的两种解释呈现给学生,后来我思索呀:教学中后写东西还是要“告诉学生”的,不然学生会在那瞎琢磨。该告诉学生的就告诉学生,最好的技巧是没有技巧。不要设计了太多的环节,看似精美,结果就作茧自缚了。事实是在听课时也曾感受到这一点

  附:“但”字的教学设计

  是啊,林子太深了,树林里有那么多的树,长得很茂密,小鸟在林子的深处呢。

  3、所以是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1)读准这个字“但”。

  (2)你知道这首诗中“但”的意思吗?

  在字典中,但有这两种解释:a、只;b、可是。在这儿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但就是“只”的意思。

  4、这首诗把我们带到幽静、美妙的环境中,能读好它吗?请你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读读。之后各小组推选一名读得好的小朋友。

9、《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

  再上《识字2》,我校语文组的老师都来了,更有可亲可敬的余校长带着包河区的名师巫乃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紧张了,听课老师用亲切的笑容鼓励我。亮点:歌曲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闯三关的设计激发了学生逢难而上的激情,用“小鸟”说话时,有孩子造句“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主动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的说教更好。

  自我反思听课老师们的点评后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1、语言组织的不够好,用的有些词如“精神抖擞”“朗朗上口”等,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没能贴近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不能很好地打动他们。巫老师却说得风趣,说我这种风格比较适合上高段的阅读策略课,这样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用词存在问题,还注意不打击我的自信心,谢谢巫老师;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语不流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频繁使用“下面”一词,过渡不自然;

  3、对同桌合作学习的引导不具体,同桌之前有争着先说的`情况;

  4、学生读的形式太单一,齐读太多,指名读的次数太少,也没有乱序指读,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对学生评价用语重复、单一;

  6、有些提问指令不明确,学生不能清楚地明白老师的意思;

  7、分组读时没有分工好,以至没有读的学生和读完的学生有个别在做小动作;

  8、教师过多的关注到中间两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最多的一个学生5次发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发言;

  9、教师的走动幅度有点大,会影响学生看文本时的注意力;

  10、发现学生没读好的地方,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11、出示图片,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个要求有点低,检查不出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12、写字教学只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引导学生会写,但没有引导学生弄清字义并学会运用。

  巫老师循循善诱地点评我的课,余校长和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为我一起想改进的方法,我赶快记下来:

  1、声音要再声情并貌些,要加强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训练,包括你的眼神,最后要做到你的一个扫视,就能让孩子明白你的意思;

  2、“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语,仔细观摩素养大赛上教师的过渡语,过渡时少用甚至不用“下面”一词。

  3、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桌交流老师也要做好引导,比如让一个先说,另一个听,然后再换过来;可以尝试以性别来确定先后说的顺序,比如同桌之间女生先说,男生听,然后男生再说,女生听;关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可尝试老师加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演示给全班的学生看,先确定说的顺序,一二三四,小组成员交流时出现的错误其他组员要及时纠正,组内发言同样遵循先举手后发言的规定,不要争着说,吵着说;老师每节课可以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训练,一次只要教会一个小组学会合作学习就行了,慢慢引导全班都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4、读得形式要多样,可以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同桌齐读等。

  5、要有大局观,熟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抓住学生生成的好词、好句、好想法。比如这节课,学生说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好在什么地方?讲清好的原因(“自由飞翔”表现出了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扇动翅膀飞的样子),这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貌地把这个学生说的话加上飞翔地动作范读一遍,再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学着老师的读法和动作做,这就是对这个学生最好的表扬,他会想:“这句话是我首先想到说出来”,而且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以想出比他说的更好的语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调起来了,这样做整个课堂就能上升一个层次。

  6、提出问题前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能不能明白;

  7、分组读时先分配好任务,如你们这一组分到读哪一段,其它组读时注意倾听,一会可以当“小老师”指出你发现的问题,或是一组放声读,其它组也开口但在心中读,要求不出声;

  8、课堂要兼顾到各个方位的学生,争取让班上尽可能多的孩子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

  9、课堂上发现错误,要马上纠正。

  10、可以改为出示刚学过的词语,让学生看词语做动作,这样保留了趣味,有检查了学生识字认字的情况;

  11、在写字环节也要有对字义的引导,如在教“小”时,引导生体会,在“鸟”前加个“小”,在“孩”前加个“小”字,感觉立马就不一样,加了“小“字,能让人感觉到可爱。还可以扩词,最好能做到随文识字。

《识字2》教学自我反思这篇文章共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