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运筹策帷张良,惊功成身退之才

赞运筹策帷张良,惊功成身退之才

提到张良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运筹策帷、决胜千里两个词,就连汉高祖刘邦也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里面的子房就是指的张良,但是按照一般的历史的套路,对于张良这种功臣,大多数的结局都是飞鸟尽、良弓藏。

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一个靠着毁坏自己的名声安然度过余生,一个则是英雄末路,牺牲在复杂的古代的政治斗争之中,唯有张良,既没有毁坏名声,也没有被杀害,张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能够做到功高不震主,功成身退。

忠心辅佐,助君成就霸业

张良帮助刘邦的故事有很多,建议刘邦联合英布、彭越,稳固局势,甚至刘邦能够比项羽更早的进入关中,张良也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但是张良对于刘邦不仅仅是有辅助的恩情的,对于刘邦而言,张良可以说是有着救命之恩。

为什么这么说呢?鸿门宴之中,刘邦的生命可以说全在张良的一念之差。在刘邦赴宴之前,项伯就找到了张良说:"兄弟啊,你赶快走吧,项羽邀请刘邦赴宴,是为了杀刘邦"。但是张良的回答是:"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逃走),不义"。

等到了项伯走后,张良就和刘邦说了项羽想要杀死他,张良又帮助刘邦约了项伯见面,刘邦对项伯尽诉心声,最后在刘邦和张良的说服下,项伯回去和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不如因善遇之"。

翌日晨,刘邦偕张良率百骑,来到项羽军中谢罪,项羽随即就打消了杀了刘邦的念头,因为项羽杀刘邦就是因为刘邦提前占领了关中,既然刘邦来谢罪了,按照项羽的性格加上项伯的说清,项羽自然不会再想要杀刘邦。

但是项羽的亚父范增三次举起玉佩,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予理睬;于是范增起身外出,令项羽堂弟项庄去席间舞剑祝寿,借机刺杀刘邦,项伯见状也上前与项庄对舞,并时时护着刘邦,此时张良见势不妙,赶忙离席告知樊哙。樊哙持剑盾闯到宴上,怒发冲冠,指责项羽不义。

过没多久,刘邦借口上个厕所,招樊哙一同离席。在樊哙等人陪侍下,刘邦从小路回到灞上军营,仅仅张良在鸿门宴辞谢,说白了就是断后,防止项羽再生杀心。

可见鸿门宴刘邦被张良救了两次,一次是赴宴中,张良令樊哙怒斥项羽,一次是刘邦逃走,张良做断后。张良也算是对刘邦尽心尽力了,这也是后期刘邦不杀张良的理由之一。

功成身退、与世无争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样很多人跟随刘邦打天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封侯做官,现在天下已经定了,自然是要论功行赏,在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张良放弃其余奖励的理由是:韩国灭亡后,沦为了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已经很满足了。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目的达到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自己的一生已经无所求。

实际上张良也是这样做的,在天下初定后,张良渐渐的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从不参与任何的政治斗争,即使是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就是吕后请教张良如何打消刘邦废除太子的心思,张良也是从汉高祖刘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太子自己去请刘邦一直请不到的商山四皓,意思太子有才能帮助刘邦解决问题,刘邦自然打消废除太子的念头。

审时度势、明理知进退

我们知道,张良的最初的目的是重建韩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智者的张良已经知道,韩国注定已经成为了历史。天下大势已经到了分久必合的地步。

历史上张良多次投奔刘邦就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初衷放不下,想要重建韩国,即使是第一次见到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张良为了自己的初衷仍然和刘邦分别了。经历了两次分别,张良已经确信自己的初衷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再加上韩王被杀,张良重建韩国的心思已经完全被浇灭。

从此韩王被项羽杀害以后,张良明白了,韩国甚至六国成了历史的浪花了,不可恢复,就一心一意的辅佐刘邦了。

大家想一下,一个被迫放弃初衷的谋臣,对于张良来说已经是一个打击了,所以对于刘邦,张良也许是把刘邦作为了韩国的一个替代品了,刘邦未尝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使因为张良没有军事实力,除此之外,刘邦知道张良经历多次韩国被灭后定然没有反心。

张良能够安然度过余生主要就是依靠自己知进退的明智、无所求的态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代汉王都受到过张良的恩惠,即使是吕后也对张良感恩有加。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