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驾崩前难道没察觉吕后的篡权么?

刘邦驾崩前难道没察觉吕后的篡权么?

(当时社会结构图)

经过了后战国时代的战乱,承载着"分封"文化的六国旧贵族集团,终于被葬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可以说此时的刘邦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始皇帝轻得多得多。

他仅仅只要解决掉功臣集团,稳固住当时的阶层结构,就可以实现"一家之天下"的个人目的,也就此把整个中土推入安定与和平的环境之中。

功臣集团,有开国之功,是从龙之臣。

(无汉初三杰之韩信,亦无大汉朝)

但是,功臣集团也有功高震主之嫌,有武人干政之忧。

所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直是封建政治特性的一条铁律。

想要解决掉这个"功臣集团",也不可以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杀"字,政治问题就必须用政治手段来解决。

如果用暴力手段来直接摧毁,那只会杀得流血漂橹。其结果只会是刘邦自己破坏了政权内部的制度,而动摇国本。

(国家武力强强盛才不会被外敌所欺)

就像后世的太平天国洪秀全,用武力来解决东王杨秀清一样,大杀特杀,杀得血流成河。

破坏了天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结果天国亡了,为世人所笑而已!

刘邦解决掉三大异姓王之后,采取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他只分封宗室,却不再分封功臣。

并且还拉来了一头可怜的"老白马",杀了起誓,"异姓封王者,天下共击之!"

试图利用权力法则和道德观念扼制功臣对权力的幻想和掠夺。

"六国旧贵族"彻底覆灭之后,他便想将目标对准了"功臣集团"。

(吕后剧照)

后宫干政与功臣壮大的结果并不一样。 当时的刘系子孙虽然分封有诸侯国,但是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如果没有吕后的强势,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是功臣的对手,功臣壮大了,其结果只能是江山易主。

但是后宫干政就不一样,再怎么说刘邦的儿子,也同样是吕后的儿子,母亲往往是疼爱儿子的,刘氏江山就不会有易主的危险。

就算到了后世的大唐,武则天称帝,篡唐为周又能怎么样?

所以说,吕后干政,间接的、直接的压制了功臣的崛起,主观的、客观的帮助了刘氏集团内部顺利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权力交班。

(刘邦死前仍为江山谋)

他是真不敢杀吕后,因为吕后是他权力布局中最重要的一个棋子,杀了她,只能是与自己的布局相悖,并且还便宜了功臣集团。

此时的华夏早已进入了男权社会,按古时的规定,女性是进不了祖庙的,连进入族祠中祭祀先祖的权力都没有。

武则天再能耐,就算是你把帝位给了武氏家族,那又如何?

(族人与儿孙,女帝难于选择)

事实证明,刘邦的做法是对的。

他死了之后,吕后篡权,"吕系"坐大,威胁到了宗室的同时,也同样压制了功臣的崛起。

最后功臣还不得不与宗室联手,共抗"吕系"。等到吕后一死,齐王刘襄发兵于外,周勃、陈平响应于内,才一举扳倒了"吕系"。

而此时的刘系子孙的七大诸侯国已经开始壮大起来了,而功臣集团又不得与皇帝一起联手压制诸侯国。

就算七国之乱,中央灭了又如何?

"天命"仍然在"刘氏一系"之中轮转下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