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戏称"大明战神",越吃败仗越升官,最后还寿终正寝

他被戏称"大明战神",越吃败仗越升官,最后还寿终正寝

他被戏称"大明战神",越吃败仗越升官,最后还寿终正寝

在明朝有一个极品的官二代,他袭军功而成为将军,上战场后连吃败场,以多打少还被打得丢盔卸甲,他就是被戏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

李景隆出身不错,他的父亲叫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后来又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李文忠随朱元璋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曹国公。李文忠死后李景隆继承爵位,也成了一位将军,只是当时天下太平,并没有仗可打。

他就没事到宫里转转,和舅爷朱元璋吃吃茶聊聊天。李景隆长得高大英俊,又熟读兵书,说起排兵布阵来一套一套的,一来二去,他收获了一个小"迷弟"---未来的天子朱允炆。

朱允炆是一个深受儒家教育的孩纸,他性格懦弱,没有太多主见,所以对李景隆格外崇拜和信任。等到他登基之后,更是将这位表哥视为心腹,加以重用。然而朱允炆的"眼神"可能不太好,他所信任的人最后选择了背叛,送了他的江山。

朱元璋为了给子孙扫清障碍,大肆屠杀有功之臣,本来他想的是手足相扶,让江山永固。没想到他死后不久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行动,对自己的叔叔举起屠刀,而手握重兵的朱棣自然不甘束手就擒,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皇位争夺战。

虽然朱棣表面上义正言辞,其实心里没什么底。因为他毕竟是藩王,手里兵马不多,和正规中央军没法比。不过当他知道朱允炆将李景隆派出来迎战时,他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甚至做梦都在偷笑。

同是亲戚,他可知道李景隆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那就是一个再版"赵括",纸上谈兵的主儿。

朱允炆没有朱棣那么毒辣的眼光,毕竟他长于深宫,不明白打仗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作秀很有一套,还采用"扶毂推轮"这一古代帝王任命出征将帅的最高礼节,亲自为李景隆壮行。

就这样,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当然,李景隆并不是没有带过兵。他打过海盗,捉过毛贼,另外一个藩王朱橚也是被他率兵拿下的。此时朱棣的兵力不过十万,李景隆美滋滋地以为自己必胜无疑。他带领手下大军将北平团团围住,打下二个月都没有拿下来。

其中本来有个好机会,就是他的一个手下翟能已经将一处城门打出缺口,可是他却命令对方停止攻城,等他去了再说。而等到李景隆赶到之时,缺口已被堵死,时机被白白浪费。就这样北平等来了强大援军。

援军半夜对李景隆所率中军进行突然袭击,李景隆惊慌失措中只想一件事,就是快跑。主帅逃了,士兵谁还卖命?就这样,军队就像滚雪球一样一溃千里。还扔下大批军用物资,着实让朱棣捡了大便宜。

朱允炆也是奇才,李景隆都败成这样子了却仍然对他信任有加,觉得可能是给哥哥带兵带少了,所以又给了李景隆六十万人马,让他再接再励。

李景隆也"不负所望",再一次丢盔卸甲,给朱棣送去所需军用物资。打战能打成这样子,无怪被称为"战神",的确输很神奇。

两次大仗下来,朱允炆的家底被败的差不多了。最后朱棣兵临城下,李景隆居然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朱棣,成了吃里扒外的投降者。

作为娇生惯养的官二代,李景隆就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根本没有父亲那两下子。拿朱棣的话来说,汉高祖刘邦知人善用,也就顶多敢带十万兵马,李景隆一个志大无谋的人,让他带五十万人,朱允炆不是自己坑自己吗?

不管怎么说,看在李景隆先给朱允炆败家,后给自己开城门的份上,朱棣登基后对李景隆委以重任,让他加官进爵。只是李景隆是善于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的人。

不出两年,就有多人弹劾他,说他在家里养了死士,家人之间行跪拜之礼之类的,有造反嫌疑。李景隆不仅官职被一撸到底,还被软禁起来。

可笑的是,李景隆还赌气闹起了绝食,不过他绝食十天也没死成,可见这所谓"绝食"也不过是类似妇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对朱棣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而已。

而更有趣的是,朱棣并没有真正把这个糊涂虫放在心上,李景隆平安活到永乐末年,寿终正寝。这位专为敌方服务的"战神"得以善终,也是笑话一件了吧?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