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仁宣(十章)耿炳文是仅存的开国元勋,为何不是朱棣的对手?

永乐仁宣(十章)耿炳文是仅存的开国元勋,为何不是朱棣的对手?

朱棣在北平打起"清君侧"的大旗后,靖难之役正式拉开序幕,站在朱允炆一面的明朝廷也迅速做出反应。朱允炆在太庙祭天后宣布将朱棣废为庶人,并且成立平燕军征讨朱棣。明朝廷在河北真定设平燕布政司,作为平燕军的指挥机构。当时年逾古稀的开国元勋耿炳文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副将军李坚、宁忠,带领十三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开始了北伐的征程。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耿炳文在朱棣面前被打的灰头土脸,一败再败,最终不得不龟缩在真定城中,不敢出门迎敌,毫无沙场老将的威风。

在讨论明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耿炳文是朱元璋专门留给朱允炆的大将,其目的就是为了克制野心勃勃的朱棣。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实在是阴谋论下想当然的主观臆测。实际上从历史文献来看,朱元璋留给朱允炆在军事上的帮手是魏国公徐辉祖和驸马梅殷,而非耿炳文。只是因为朱允炆不信任这两位大将,才选择了老将耿炳文。而朱允炆选择耿炳文也不是因为其能力出色,而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的操作。在这样的操作下,把不适合这场战争的耿炳文放在平燕军统帅的位置上,失败变成了必然的结果。

耿炳文的确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在朱元璋建立明朝过程中立下很大的功劳,但他的军事水平其实在开国元勋中排不上号。他投奔朱元璋很早,在朱元璋早期和张士诚争夺西吴和江淮地盘时,就同父亲耿君用加入了军队。由于资历老,在与张士诚的作战中立下战功,所以受到朱元璋的多次表彰。后来又跟随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得明朝开国名将作战,所以战功赫赫。朱元璋在论功行赏时,甚至将耿炳文的功劳与徐达并列为一等,给予其极高的功臣地位。然而功劳大并不等于能力强,实际上耿炳文是典型的功高能弱的将领。

从耿炳文的个人军事史来看,他从来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将,单独领军作战的次数屈指可数。耿炳文最大的功绩便是从张士诚手中夺取了长兴,让朱元璋的军队建立了对张士诚的战略优势。而这场战争并非耿炳文独立领军作战的,而是朱元璋亲自指挥的攻略集庆(后来的南京)周边战争的组成部分。耿炳文攻下长兴后,堵住了张士诚西进的道路,成为朱元璋的军队控制的长江防线以东的重要战略要点。此后朱元璋改长兴为长安州,在此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使其成为镇守此地的将领。

在此后的十余年中,耿炳文镇守长安州,大小经历数十战,击退张士诚派来攻城的大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个战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解决了朱元璋东路的后顾之忧,让朱元璋能够集中精力对付陈友谅。这样一来陈友谅和张士诚无法夹击朱元璋,避免了西吴军腹背受敌的危机。

从功劳来看,耿炳文的表现无疑是出色的,但从能力上看却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耿炳文的长兴攻防战和永兴卫防守战都只是战成的一部分,虽然重要,但他并非战争的最高指挥官。这两战中他之所以能够立下战功,是因为有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大军在城外配合作战。

可以说耿炳文的成功是借助于城外大军的战力,依托于城墙的防御和地理位置优势,才能够坚守长安州十余年,在张士诚的围城大军下存活。从这场战中可以看出耿炳文是典型的偏科将领,他的防御战水平很高,在数千兵力面对数万大军的攻打时,也能让城池固若金汤。他在水军上的应用也有独到之处,多次击败张士诚的水军。但是他指挥军队作战的野战能力不强,很多时候被对方击溃,然后退入城中坚守。若非常遇春、徐达等多次派兵救援,耿炳文是不可能取得坚守长安州十余年的战功。

可以说耿炳文个人的优缺点非常明显,他擅长城防战和水战,野战能力和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是其弱点。因此在对耿炳文的应用上,朱元璋不会让耿炳文成为大军统帅,也不会让他单独领军野战。在后来北伐元朝的战争中,耿炳文先后随同徐达、常遇春、傅友德、蓝玉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但都不是方面大将或独立领军的将军。只有在围剿一些地方土匪武装时,徐达等人才会让耿炳文单独领军出战。因此,明朝开国名将们对耿炳文的能力是非常清楚,不让他单独领军出战,实际上是扬长避短的做法。

而缺乏军事经验,对朝中将领一无所知的朱允炆,则靠着任人唯亲的习惯选用了耿炳文做北伐朱棣的统帅,这无疑是将战争的胜利拱手相让。朱允炆选择耿炳文是因为耿家和朱允炆是姻亲关系,两家政治利益一致。当时耿炳文的长子耿璇娶了懿文太子朱标长女江都公主,耿璇就成了朱允炆的姐夫。同时西平侯沐晟的母亲是耿炳文的妹妹,耿家和沐家又是姻亲关系。而沐晟的父亲沐英是朱元璋义子,懿文太子朱标的结义兄弟,沐晟与朱允炆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如此耿家和沐家成为朱允炆最信任的勋贵家族,没有之一。

这样一来耿炳文在朝中有了两个优势,一方面是开国元勋的老将,拥有赫赫战功,另一方面与朱允炆关系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没有政治和军事经验的朱允炆选择了耿炳文,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而耿炳文指挥平燕军北伐朱棣,也打得一塌糊涂,犯了不少错误。

首先,第一次平燕军北伐时,军队数量并不占优势,耿炳文却选择了分兵合击的战略。虽然当时平燕军号称三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十三万。而朱棣当时已经解决北平周边的幽燕军队,燕军数量超过十万。在如此接近的兵力数量对比下,耿炳文选择分兵合击,无疑是自找死路。

耿炳文多次随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等出击北元,取得很多战功。但这些战争中他都是某一路的副将,并未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而且这些战争中明军在数量上绝对凌驾于元兵之上,分兵合击自然战果丰硕。可面对朱棣的燕军,在兵力优势不明显,后勤战线长远,深入对方势力范围下,还选择这种打法,纯粹是军盲操作。朱棣只需集中一路便能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击败北上的平燕军易如反掌。更不要说燕军长期驻扎在长城防线,与元朝军队的作战经验丰富,面对镇守南京的菜鸟军队,更是毫无压力。

第二,平燕军军纪涣散,轻敌冒进,耿炳文对战场缺乏最基础的警惕性。朱棣率军南下,击败几路北上的平燕军,就是利用其军纪涣散和轻敌冒进的缺点。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平燕军竟然有心情在雄县过中秋,还开宴会饮酒作乐。结果被朱棣抓住机会,打得丢盔弃甲。

耿炳文在情况不明时向鄚州派援兵,结果被朱棣伏击打援,一败再败。然后部将张保向朱棣投降,向耿炳文散布假消息。耿炳文果然上当,率领大军渡滹沱河,结果在过河时被朱棣半渡而击,军队大溃而逃。最后耿炳文只能发挥他的长处,让近十万残兵龟缩在真定,派人向朱允炆求援。

从实战来看,耿炳文对朱棣的伤害还不如纸上谈兵的李景隆。好歹李景隆还仗着兵力优势一度将燕军压回北平和长城一线,而耿炳文除了打败仗就是龟缩在真定城。好在耿炳文城防战的水平的确老到,朱棣连续攻城三天都没见效果,只能选择撤回北平。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朱允炆用耿炳文为平燕军统帅完全是错误决策。这个决策也不是从军事上考虑,而是典型的任人唯亲。朱元璋这种马上皇帝就不会犯如此错误,更不会把耿炳文当大军统帅来用。耿炳文虽然是开国元勋的老将,他的实战军事能力,其实只是营长水平,当不了统帅。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