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诗句意思

一时的诗句意思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1时新

这句诗的意思是: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之滨游春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令人耳目1新。

这句诗节选自《春日》,诗作的全文如下: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1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

光景:风光风景。 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郊游赏、耳目1新的新。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1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1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1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扩展资料: 《春日》1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

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1种虚拟。 宋高宗绍兴101年(一一四一),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议定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

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

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 终朱熹1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日(宋代朱熹诗作)。

2. 下列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1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一],更东陌、飞絮蒙蒙[二]。嘶骑渐遥[三],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四]。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五]。

登上高阁眺望远方,怀念远在天边的情郎,这无限的情思何时才能了结?世间万物,没有什么能比恋情更加浓烈。分离的愁苦正像那纷纷乱乱的柳丝,更有那东街上飘飞的白絮,令人心烦意乱。想当初,心上人骑着马儿渐渐远去,1路上尘土飞扬,我到哪里去辨识情郎的行迹! 池塘中春水溶溶,并头的鸳鸯在纵情嬉戏,池南池北,小船儿悠然往返。遥想往昔,心上人登上楼梯,黄昏后,我们在画楼中相偎相依。看如今景物依旧,还是那弯斜月,还是旧日的帘栊。细细品味,离愁别恨竟是如此深重。真不如那桃花杏花,还懂得及时嫁给东风。

[一]千丝乱:千万枝柳条随风乱舞。形容内心的愁思像柳条1样纷纷乱乱。

[二]东陌:城东的街道。

[三]嘶骑:嘶鸣着的马。此处指离自己而去的情人。

[四]小桡:小桨。代指小船。

[五]“不如桃杏”2句:这是张先的名句,当时人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唐代诗人李贺在《南园》诗中写道:“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出嫁是女子1生大事,而桃杏花嫁给东风时连媒人都没有,李贺的诗意是10分沉痛的。张先此词反其意而用之,为桃杏能嫁给东风而庆幸,意在为思念离别的女主人公尚无归宿而感叹。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1。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1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1时盛传,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擘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称赞,足见其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词的上阕着力描写女子送走情郎前后的情景,开篇即直截了当地点出“无物似情浓”这个主题,这之后的每1笔,都紧紧围绕着1个“情”字来写。“情”使她内心如千丝纷乱,“情”使她感慨红颜易老,“情”使她由爱到悔,她后悔不该嫁给1个不能与她厮守终生的人,还不如桃花杏花,晓得及时把自己的艳丽奉献给爱抚它的东风!

这首词妙绝之处在它的末句。该句想像奇特而又颇有韵致,看似乖违了人之常情,但细细想来,唯其在情理之外,才更能深深地勾勒出1个情痴女子极端渴求爱情的内心世界。

3. 形容小人得志1时 最终得到惩罚的诗句

1、势利1时荣,时过祸反予。——宋.詹初《有感》

译文:小人的得志,获得权势和利益只是1时的光荣,会很快消逝,灾祸降临。

2、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宋.邵雍《小人吟 》

译文: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

3、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唐.韩愈 《君子法天运 》

译文:小人只能知道自己遇到的,所以天气冷热都不能预料,利益与损害总是固定的形势,如何取舍却没有1定脉络。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5、阳进升君子,阴消退小人。——宋.欧阳修 《春帖子词210首.皇帝合6首 》

君子之人做事是光明磊落的,而小人总是喜欢在背后捣鬼,耍些阴险手段害人。

4. 诗句什么意思

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赶考前行卷之作。

因此从表面看,写1个新嫁娘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只是1首“闺意”诗,但诗人以此比喻,想问出主考对自己的评价,真是别开生面。本诗若作“闺意”诗看,可作如下理解:新嫁娘初次嫁人,昨夜举行了婚礼,第2天还须正式拜见公婆。

但她过去从没见过两位老人,昨夜的婚礼上自然也因头上覆盖着1块大红布巾而没有见到公婆的真容。现在,再丑的媳妇也要去见公婆了,新嫁娘的心情自然10分紧张:公婆会不会喜欢自己?他们会不会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所以她1遍遍地妆扮自己,并且还脸带羞涩低声问丈夫:现在去见公婆可以了吧,我的双眉画得够时髦吧。

若再进1层,作请求援引的诗看,可作如下理解:诗人是以新嫁娘在见公婆前的紧张心理为喻,比作1位应试举子在进士科考试前的不安神情。他所呈献诗作的对象,便是当时有着很高文名的张籍。

唐代的进士科考试,是不糊试卷的,主考官从试卷上便可得知应试人是谁。张籍在接到朱庆余这首诗后,也写了1首用比兴体作的答诗,题为《酬朱庆余》。

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1曲菱歌敌万金。”

这首诗足以打消了朱庆余的顾虑。所以张籍是以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的同样笔法,即比兴体笔法,回答了朱的问题,打消了他的疑虑,后来朱庆余果然高中进士第。

全诗3言两语不加修饰,清新自然地把新娘的心理活动,音容笑貌描写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活本身的丝丝情调和情趣,平常中达到了写照传神的艺术效果,借景物、生活场景来细腻地见出生活的底蕴,可见诗人构思新颖,用心良苦,此诗不仅成功,而且因1唱1合,传为佳话。

5. 诗句“无边光景1时新”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1新。选自《春日》朱熹

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1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1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简介:朱熹(一一三0年九月一五日~一二00年四月二三日),行5102,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1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3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诗歌赏析: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1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