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的唯美诗句精选200句

雨中花的唯美诗句精选200句

雨中花诗词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豆寇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忆当时相见,双眼偏明。南浦绿波,西城杨柳,痛悔多情。望征鞍不见,况是并州,自古高城。

  几多映月凭肩私语,傍花和泪深盟。争信道、三年虚负,一事无成。瑶珮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此心在了,半边明镜,终遇今生。

  

  流水知音,轻裘共敝,相逢才换星霜。多少风亭棋酒,画阁丝簧。纤指声犹余响,红粉泪已成行。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又整归航。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归去也、重趋丹禁,密侍清光。醉帽斜萦御柳,朝衣浓惹天香。帝城春好,多应不念,水郭渔乡。

晏殊《雨中花》

  雨中花是词牌名之一,代表作有宋代晏殊的《雨中花·夜行船》,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词牌起源

  文学作品《全唐诗·附词》有此调一首,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宋人中以晏殊作此调为早,然字句格律皆不同,或系沿旧名而创新调。《词律》卷七以晏殊所作(剪翠妆红欲就)为正体,双调,五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又列别体五种。《词谱》未单列此调,卷九有《雨中花令》,亦以晏殊此作为正体,其实即《雨中花》。《词谱》又云:"按《雨中花》词,与《夜行船》调最易相混,宋人集中,每多误刻,今照《花草粹编》所编,以两结句五字者,为《雨中花》,两结句六字七字者,为《夜行船》。"所分较《词律》合理。

  词牌格律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例词:晏殊《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中仄中平中仄(韵)

  剪翠妆红欲就。

  中中中平中仄(韵)

  折得清香满袖。

  中仄平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韵)

  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莫傍细条寻嫩藕。

  仄中仄(读)仄平平仄(韵)

  怕绿刺、罥衣伤手。

  仄仄仄(读)仄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韵)

  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注】此调始于此词,宋人照此填者,或于前段起句添一字,或于前段第二句添一字,或于后段第二句减一字,或于前后段第三句添一字摊破句法一句作两句,其源皆出于此。惟周紫芝词则又裁截慢词,与此不同。故谱内但以两段起结句法同者,参校平仄。 按此体前后段第三句例各七字,此词后段多一“许”字,乃衬字也,与下欧词“且”字同。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表示可平可仄。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罥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雨中花-岭南作》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雨中花·岭南作①

  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②。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注:①1126年,金兵攻占卞京,宋室南渡,朱敦儒不得不随着逃难的人流离辗转来到岭南,在粤西泷州暂住下来。②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应璩兄弟与刘桢。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9.“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8.(1)上片追述了承平岁月巾胜景狂游的盛况,下片描述了沦亡生活的痛苦,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叹。(2分)

  (2)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之情。(2分)

  9.结尾三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反衬手法。(2分)先实写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虚拟出一个心魂人梦重返故园的结局,以梦境的欢愉来反衬现实的悲惋,把去国离乡的悲情推向极致。(2分)

雨中花旆拂西风阅读答案

  雨中花

  高观国①

  旆拂西风② ,客应星汉③,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④ ,名动万里呼韩⑤。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⑥。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注】①高观国,南宋词人。开禧元年(1205)七月,史达祖随李壁使金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吟社词友为他送行,其好友高观国写下本词赠之。②旆:古代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毓,此泛指旌旗。③客应星汉,借用“乘槎上天河”典故喻指出使。④颖露囊锥,用毛遂“锥处囊中”之典。⑤呼韩,即汉呼韩邪单于,这里指金主。⑥寄梅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梦雁句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旆拂西风……盛世衣冠”用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等意象极力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奢侈。

  B.“吟倦……关山”句视野开阔,意境高远。词人猜想,西湖边的吟咏作诗,已令友人产生缕缕倦意,正好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的.关山。

  C.“过离宫……泪应弹”承接前句“看北塞关山”,虚写友人出使路上的所见所感,“离宫禾黍”“故垒烟尘”为已废弃的故国宫苑和堡垒工事。

  D.“文章何难”赞扬了史达祖的才能,预示了史达祖能完成任务。“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可看出史达祖准备借此次出使消灭金国。

  E.“情寄霜寒”,虽连用典故,但并不晦涩,读者即使不知所引典故,也可从“情寄”“梦随”处领会诗意,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2. 作者借本词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A、D。

  A.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确实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因为依据注解,此次词人的友人也跟随出使,词人作此词赠别,意在肯定此次出使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是借出使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同时,下文的“争看”主语应是百姓,百姓争先恐后的围观出使的队伍,可见此次出使是得民心的,可知作者也并非借机讽刺当朝统治者。

  D.“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只是暗示了史达祖此次出使实际上还有“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的任务。达祖平戎手段很多,此次小试更无难处,所以不仅可以完成出使使命,还可以为北伐做好侦察工作。出使贺寿而消灭金国,过于夸张了。

  2.①伤悼故国之情,作者设想友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看到故国荒凉破坏,故垒布满烟尘;也抒写了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②对友人文才武略的盛赞之情,词中借用毛遂自荐的典故,暗示友人是有才之人,同时也直接评价友人文采斐然,且素有平戎之才;

  ③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自信豪迈之情,友人名动金国,说明南宋并不缺乏才俊,同时“立勋未晚”也洋溢着个人建立功业,国家必有未来的自信与豪迈;

  ④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用典故,设想友人到达金国时,作者将从江南寄梅花以表思念,也希望友人能捎回书信以慰相思之情。

  (每点 2分,观点 1分,分析 1分。任意 3点 6分)

  简析

  这是一首满含深挚情谊的赠别词,同时也流露出词人渴望抗金平戎的爱国情怀。

  开禧元年(1205)七月,在史达祖随李璧使金前夕,吟社词友为之置酒送行,史达祖在席上赠赋《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词。作为他的亲密社友,高观国于是也写下本词,预祝友人完成使命,早日归来。词的上片设想出使盛况和出使途中的见闻感受,寄托了深深的亡国之痛;下片称赞词友的文韬武略,对其此次出使寄予厚望,并婉转表达了对密友的真挚情谊。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