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白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白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白鹰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于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鞲(gōu)鹰,指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鞲,皮制袖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的画面描绘极富立体感,在清秋时节,如雪似玉的白鹰傲立雄视,恣意远飞,身姿矫健。
B.颔联中运用反问,写猎人网罗白鹰,白鹰竭尽心力挣破罗网,从而突出白鹰神奇而灵异的特点。
C.颈联写白鹰天下无敌,百战百胜,不甘任人驱使,既表现了它外在的勇猛又表现了它内在的桀骜。
D.尾联运用典故,写白鹰遨游九天,使大鹏望而退避、野兔深藏不出的雄姿,笔调高扬,意味深远。
16.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说说诗人是如何借白鹰寄托心志的。(6分)
答案:
15.(3分)B(“白鹰竭尽心力挣破猎人的罗网,表达对猎人行为的强烈不满。”理解错误)
16.(6分)①借白鹰雪飞玉立、恣意远飞的形态,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自由的向往;
②借白鹰耻于下鞲,表达诗人不愿寄人篱下、被束缚的傲骨;
③借白鹰使大鹏退避、野兔深藏表达诗人不畏强敌的勇毅,不欺凌弱小的正气。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